ART
艺术

明清绘画与其升值空间

浏览:






明清两代的中国绘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反映和代表了这一阶段的绘画艺术主流。
Chinese painting art of the Ming & Qing Dynasty takes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art history especially the works of Ming Dynasty that was represented the main stream of painting in this period.


明 仇英 兰亭图扇面

明代早期绘画—继承传统,浙派当先
如果说宋代在绘画史上是开端造衅,元代是承前启后,那么明代则是更多文人参与,融汇儒、释、道思想,将绘画技法更加人格化、性灵化的时代。

明代早期(大约自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明代绘画的风格大体上是继承了南宋院体派画风,在山水画方面却又远不及南宋院体派,更没有达到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水平。但在花鸟画方面,却有较大的突破,做到了墨彩相容,没骨与写意并重。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家,如边景昭、林良、吕纪等人的作品,都极具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浙派,可以说对推动明代前期的山水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当推戴进与吴伟。以这两人为首的浙派画艺精熟、技法全面,在继承南宋院体画的基础上变化不拘一格,或健拔劲锐、或疏阔奔放,气势更为宏大磅礴。但由于年代久远,无论是林良、吕纪,还是戴进、吴伟的作品都已鲜见传世。

明代中期绘画—清明朗润,生面别开
说到明代中期绘画,就不能不首推在当前收藏界,最为耳熟能详的“吴门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了。除却他们的艺术成就,多少年来还流传着许多与他们有关的传奇故事。其实,“吴门四家”正是明代中期绘画的代表人物。明代中期即指正德至万历年间(1506~1620),这一时期城市的经济繁荣带动了文化的繁荣。而“吴门”之谓,则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沈周、文徵明与唐寅都是当地名士,他们淡于仕进,追求宁静幽雅,注重笔墨情趣,在继承宋元文人绘画的基础上以浅绛画法表达一种恬静平和的气韵。在这四人中,沈周与文徵明更多地保持了文人潇洒清润的气质。唐寅出身商贾,

明  沈周  春云叠嶂 纸本

唐寅出身商贾,后来专以卖画为生,不得不迎合市场的趣味需求。仇英从来都是职业画家,因此后两人的作品更为市民阶层所青睐,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吴门四家”的传世作品很多,赝品也很多,情况十分复杂。沈周在世时并不在意别人模仿,甚至在仿品上题款署名。文徵明书画与书法并重,无论当时或后世,效法者十分众多。他的绘画取法于王蒙、黄公望,而书法又深得赵孟之神韵,对明末清初的许多画家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仇英早年曾为漆工,二十岁既着力绘画,他曾在大收藏家嘉兴项氏府邸居住十年之久,得以观摩了大量名家作品,吸收了各方面的艺术营养,也因此受益良多。

“吴门四家”追随者众多,如师法沈周的王纶、陈焕、陈铎、谢时臣等,其中以谢时臣成就最高。而师事文徵明的更是有二三十人之众,如文嘉、文伯仁、陆治、陈淳、周天球、陆师道等,形成了影响卓著的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画家的传世作品风格多样,或飘逸、或缜密、或遒劲、或粗重,山水花鸟题材皆备,巨幅小品尽致其间。

明代晚期绘画—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明代后期(大约自万历至崇祯年间,1628~1644)的绘画绝对不能因明王朝的衰落而受到忽视,相反,这正是一个中国画风格发生大裂变的时代。在此期间,可以说流派纷呈,风格迥异。

徐渭是继吴门画家陈淳之后,真正完成和奠定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第一人。他大胆地突破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在运笔、用墨上不拘成法,将个人情绪纵情挥洒,极富淋漓酣畅的艺术感染力,对清代朱耷、石涛、扬州八怪,乃至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清 朱耷 芭蕉竹石图纸本

在人物画方面,陈洪绶可谓生面别开,一扫明晚期画坛上效法唐寅、仇英,却又日趋靡丽媚俗的风气。他的作品格调高古,形象夸张,开人物画新奇脱俗的风气之先河。

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明末“画中九友”,是明末松江派变革吴门画派末流后南宗的重新起步。董其昌提倡文人画的士气,追求“生”、“拙”、“真”、“淡”的趣味和笔意,讲究笔墨的运用,在写意而不在写真。他曾说:“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这也正是中国画与西洋画大相径庭之处。

“画中九友”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清交会之际;而在绘画艺术上,明与清之间并没有鲜明的分界线,“九友”恰恰在此形成了一种过渡。虽然“画中九友”的风格并不一致,但他们都追求笔墨之间的气韵,他们的绘画少渲染而多皴擦,于枯中见润。“画中九友”以董其昌为领袖,成就最高者有王时敏、王鉴、李流芳、杨文骢等。近百年来,画坛对这一时期的评价多有些偏颇,认为“九友的画风更趋拟古,缺乏生命力,其实这并不准确。正如同徐渭的写意泼墨是一种性灵的发挥,而在笔墨之间的气韵表达又何尝不是一种性灵的写照呢!

皴擦点染,意境盎然—清代早中期绘画
最近十年来,清初“四王”的作品备受青睐,这里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四王”(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和清代的王与王原祁)在清代康、乾时被奉为正统,很多作品都被收入内府,编著于《石渠宝笈》之中。

与“四王”并称的吴历和恽寿平,有着与“四王”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艺术风格,与四王并称为“清初六家”。而作为在野派的“清初四僧”,画风放浪不羁,感情真挚强烈,在山水画方面与“四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只是近年来的书画市场“四僧”的真迹极为少见,价格也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值。


明 董其昌 封泾仿古 纸本

中国绘画市场所拍售的某些作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看好于广州;而“金陵八家”则更重于江南。“金陵八家”中以龚贤和樊圻、邹最为著名,他们的作品表达了江南风景的清雅明丽,更有笔触清晰、疏密兼到的特点。

清代中叶的“扬州八怪”是指以郑燮、金农、黄慎、罗聘等一批流寓扬州的画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标榜为文人画、但却是一个以卖画为生的职业文人画家群体,由于境遇的不如意,常借绘画抒写一些胸中不平之气,因此悉心观察,我们会从中看到或多或少的一点儿“戾气”。

这里谈到的明清绘画主要是指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这一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绘画最有代表性和最成熟的时期,明清之间的朝代更迭却并没有造成文化的断裂,以士为主的绘画主流得以延续和发展,是明清绘画以一个整体概念存在的基础。

纵观时下的书画市场,其古代书画仍以明清这一时期的作品为主干部分,除了已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和画家之外,其他可见于经传并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不下数百人之多。如明代的沈士充、项圣谟、周之冕、程嘉燧、卞文瑜、赵左、邵弥,清代的梅清、吴宏、文点、方士庶、李世倬、奚冈、黄鼎、黄易、王宸、钱杜等人,都是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画家。作品的存世数量已十分有限了。明清之际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绘画艺术,如果缺乏这些群星烘托,也就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遗憾的是,在近现代绘画不无人为炒作的热潮之中,明清绘画的投资稍显沉寂,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新兴的富人阶层普遍缺乏文化底蕴,由于审美追求的狭隘,因此造成了明清绘画市场的不尽如人意。但明清绘画作品因为其不可动摇的中国画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必然还蕴藏着极大的升值空间,即使已达到千万以上的艺术作品也还有着较大的升值余地。当然,这也是明清绘画所应有的前景和荣誉。


























 


绝对杂志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正福寺路10号允泽别院绝对传媒

电话: +86-010-52806700

Copyright © 2014-2015 Absolute,绝对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