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 “江南扇王”之子徐家

浏览:




徐家东,1967年生于苏州,徐义林次子。1985年中学毕业后入苏州扇厂,随父学折扇造型技艺,满师后留厂,从事扇骨造型设计、研究和开发,十余年间制作水磨扇骨样品近百种,因工艺精湛,深受行家好评。2000年创办了东云堂扇庄,精心制作传统苏式扇面和水磨扇骨,并研制大骨通经合青、燕尾头等品种。近20年来,延续了徐家样之风范,并具现代人文情怀,在继承传统中发扬光大。
Xu Jiadong, born in Suzhou 1967, younger son of Xu Yilin, Aft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he joined Suzhou Fan Factory and studied the fan technology with his father engaged in fan structural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t has made a hundred of fan structure in the more than ten years and praised by the professionals. In the recent 20 years, he has continued the spirit of Xu family and also expressed the modern humanity.


苏州的折扇生产始于南宋,元、明两代名家辈出,制作愈见精良。水磨骨玉折扇的问世,吸引不少名家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及雕刻,苏州折扇便形成精细雅致风格。制作扇子的扇骨材料以竹片为主,精工细作,达数百种之多,水磨扇骨更为上品。扇面大多用棉料宣纸裱成,有“素面”和“画面”两种。画面由名家作各种书画。素面有仿古白素面、金面等多种。由于以上特点,苏州折扇已不只是生风用具,而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明清两代为苏扇鼎盛时期,名家辈出,制作愈见精良。小小方寸之间成了历代名家的“必争之地”,集造型、字画、印章、诗词、雕刻、镶嵌于一身。水磨骨玉折扇的问世,吸引不少名家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及雕刻,苏州折扇便形成精细雅致风格。尤其是苏州名扇—老矾扇面,质感素法,平整牢固,久用不裂。史载,当时苏扇作为进贡皇帝的贡品,亦成为身份的象征。

苏州自古是文人荟萃的地方,在流传下来的众多文化传统中,把玩折扇成为文人名士的雅好。来到唐伯虎曾经走过的桃花坞,“东云堂”的招牌有着浓浓的年代气息。诧异为什么与想象中豪华的店面出入这么大,但当和徐先生聊过才知道,他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不爱喧哗不爱噱头,是一个老实而虔诚的人,骨子里有一种对传统的坚持。
没有太多的寒暄,我的眼睛就被各式各样的扇子牢牢吸引住。难得一见的湘妃竹扇,握在手里那种重量和质感配上毫无瑕疵的手工,那样的感觉或许就是所谓的怦然心动。

徐家东制扇古朴大方,承继着传统扇子的审美精髓。“苏扇的造型很多,但共同点是:线条必须挺拔流畅,弧度必须自然舒适。扇头常以马牙、燕尾、古方、圆头为主要方式,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把地道的苏式扇骨,必须从扇背到扇头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徐家东缓缓的话语间流露出坚定的信念,他说扇骨制作如果要发扬光大,靠的是从业者实实在在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于用于制骨所需的竹木牙角的尊重和内心对折扇艺术的虔诚。他所曾制作的扇子,每一把都散发着生命的光芒,都是一把把用心去磨炼、用时间去洗炼、才得到的扇子。


说起对于苏扇优劣的分辨,徐家东认为手感是一个无可匹敌的检验标准,而这一点往往为许多爱扇藏扇者所疏忽。一把扇子握在手中必须舒服饱满,无丝毫棱角触手之弊,打开合拢和顺平服,经久耐用,且不仅正面看要美,侧面看也得美,大骨与小骨配合在一起的比例、身份(厚薄)、重量,扇钉的位置、材质、式样,扇骨弯度火力的大小、松紧以及扇骨材质选料的优劣,都须一一甄别,能恰到好处,所谓“增一分则臃,减一分则瘦”,每一个节点都应到位,无瑕可挑,这样才算觅得了一柄完美的雅扇。对于其父徐义林来说,完美是种传承,对于徐家东来说,完美更是种修炼。


















 































绝对杂志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正福寺路10号允泽别院绝对传媒

电话: +86-010-52806700

Copyright © 2014-2015 Absolute,绝对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