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成立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相关领导、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理事会成员
和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学术顾问成员,
以及众多专业媒体和艺术家朋友,
共同莅临揭牌仪式暨聘任仪式现场。
“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项目是一项隶属于“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由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立项管理,“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重要项目之一。于2016年7月由中国国家画院正式批复,由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国家画院文化艺术产业中心,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三个机构共同组织推动“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项目的落地实施工作,并在中国国家画院内设立办公室,在外设立秘书处,对符合标准的地方机构可以授权设立地方中心,形成中央到地方的交流沟通平台。基于此,“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在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成立“宋庄中心”。
之所以将“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建立在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是因为它一直以来致力于持续关注、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致力于系统收集、科学管理相关艺术家、各美术流派,各个美术事件,特别是成绩卓著的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们的各类别文献资料。为整个宋庄乃至国际国内艺术区、艺术群落、艺术机构和当代艺术家个体的文献档案、实录及历史物品整理编目、保管陈列、收集整理、摄影编辑、展览展出,同时运用更多空间征集收藏与艺术家创作相关的实物文献。

“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理事长王艺为开幕式致辞
“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理事长王艺在开幕式致辞时谈到:“中国的文化艺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料来佐证,这就需要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方力钧、陈喆共同发起了‘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项目,目的是将散落在民间的反映中国当代艺术的资料收集、梳理、归档,提供给研究学者和广大美术爱好者参考。”

“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理事会秘书长陈喆开幕致辞
“中国•宋庄”文化艺术区自1994年艺术家的集聚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程,通过20多年的集聚发展,“宋庄已经成为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艺术文化圣地。到目前为止,宋庄已经聚集了一万多名艺术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然生长的艺术生态圈。经理事会研究决定,‘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在宋庄成立研究中心。”对于成立“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的初衷,“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理事会秘书长陈喆谈到。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馆长胡介报开幕致辞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馆长胡介报则认为:“‘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的授牌成立,将有助于宋庄地区当代艺术文献的梳理搜集工作更系统更全面地予以展开,为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及研究体系起到助推作用。‘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成立后,双方将在文献整理工作中互通有无、统一标准,协同工作,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将立足宋庄、辐射北京,为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及研究提供地方平台,发挥自身作用,共同达到‘记录当代艺术发展成果,见证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目的。”

北京市文资办主任万代红女士开幕式致辞
“‘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的成立,将为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库的建设注入新的力量,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推广,为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资料库起到助推作用,将有助于建立完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文献资料的建设,推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建立的意义,北京市文资办主任万代红女士在开幕式致辞时谈到。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学术顾问团队成立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馆长胡介报为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顾问代表颁发聘书
(左起:胡介报、杨少斌、杭春晓、高鹏、段君、张子康、于振立、黄笃)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顾问吴鸿致辞
随后,“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中心进行揭牌、授牌仪式,并公布了“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学术顾问团队”名单,其中包括五部分:艺术家代表、批评家代表、院校代表、美术馆界代表、海外专家。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吴鸿在发言中介绍:“之所以有这样的构想,是因为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不同于一般的文献中心,也不同于一般的美术馆,它是两个概念相互融合的形态,所以我们的学术顾问团队由多领域代表构成。另外,我们的专家构成也考虑到了地域、年龄段的分布” 。

顾问代表黄笃致辞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学术顾问团队的成立,主要是对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的文献工作、展览、出版、理论选题和重大学术活动进行学术定位与专业指导;为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专业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学术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将对文献工作的学术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术顾问团队成员名单(按首字母排序):
一、艺术家代表:
方力钧(著名艺术家)
沈敬东(著名艺术家)
王广义(著名艺术家)
岳敏君(著名艺术家)
杨少斌(著名艺术家)
叶永青(著名艺术家)
于振立(著名艺术家)
二、批评家代表:
栗宪庭(著名艺术理论家)
段君(著名艺术理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管郁达(著名艺术理论家、云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杭春晓(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黄笃(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贾方舟(著名艺术理论家)
刘淳(著名艺术理论家、《黄河》杂志社社长)
李晓峰(著名艺术理论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彭德(著名艺术理论家、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孙振华(著名艺术理论家、深圳雕塑院院长)
王春辰(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三、院校代表:
范勃(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油画系主任)
贺丹(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李象群(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刘兆武(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四、美术馆界代表:
高鹏(今日美术馆馆长)
钱林祥(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五、海外专家:
崔泰晚(韩国国民大学教授、著名艺术理论家)
段炼(著名艺术理论家,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教授)
甘一飞(美国豪尔德学院艺术系教授,艺术家、策展人)
沈揆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古根海姆美术馆中国艺术顾问)
曾千之(挪威国家版画工作室艺术家、挪威版画家协会理事)

出席活动嘉宾合影

部分学术顾问及嘉宾合影
------------------------------------------------------------------
相关活动链接
东方之“物”|韩国雕塑艺术家张伯淳个展在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