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艺术

“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即将亮相龙美术馆

浏览:


 

展览名称: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

学术主持:夏可君

策展人:萧斌

参展艺术家:邱世华、梁绍基、秦一峰、刘建华、陈彧君

展期:2020.11.28—2021.02.21

展览地址:龙美术馆(西岸馆)第六展厅,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邱世华,《无题》,布面油画,150×295cm,2015,
图片由艺术家及麦勒画廊提供

 

2020年11月28日至2021年2月21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呈现邱世华、梁绍基、秦一峰、刘建华和陈彧君5位艺术家的群展“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展览由评论家、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担任学术主持,艺术策划人、独立艺术顾问萧斌策划。
 


 梁绍基,《龙渠》,装置,尺寸可变,2020,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一直有待于重新被定义,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一直保持着被开放定义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如果有着中国艺术的绝对贡献,就在于有一群艺术家,尝试以他们的作品给予艺术以某种全新理解,而且具有当代的普遍性。

 

本次参与展览的5位艺术家,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试图理解中国式艺术:邱世华的白色绘画、梁绍基的蚕丝作品、刘建华的白色瓷器、秦一峰的高级灰摄影以及陈彧君的水墨拼贴,他们选择让自然成为礼物,接续了中国传统的精神价值:让自然来为,让天道自成,让时间来为,让让予来为。艺术成为一种人性谦卑与让予的态度,成为肯定自然可再生性与绝对性的伦理。
 


秦一峰,《2013_12_07 14:56 雾》,铝框109.9×136.8cm,8x10英寸明胶银盐负片,自然光,曝光5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如此的中国式艺术,其作品的色素,作品的底色,作品的纯粹,体现为一种“中国白”,一种中国哲学的“虚白”。此虚白之色,不同于概念化的单色画(劳森伯格)、抽象的白色画(瑞曼)、日本及韩国的余白(李禹焕)等,而是一种“虚白”,在虚无-空白与实存-整体之间的悖论结合。
 

本次展览也是对于中国式材质的重新激活,从亚麻、蚕丝、瓷片、银盐胶片或册页宣纸上,被赋予全新的自我理解与艺术的形态,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材质的敏感细腻,但又进入材质与自然的隐秘关联。
 


刘建华,《白纸》,瓷,200×120×0.7cm,2008-2019,
图片由刘建华工作室提供

 

邱世华、梁绍基、秦一峰、刘建华和陈彧君的创作方式截然不同于中国传统已有的模式,却又恰好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逻辑,既是返回自然也是反向重构,发现被传统所忽视的维度,充分面对自然的废墟化,面对破碎但并不虚无,面对损害却激发诗意的隽永,并且让残余的自然成为救赎的契机,在带入技术与观念化的操作后,再次激活了自然的隐秘灵性,重建了人性与自然的深度关联。
 


刘建华,《黑色形体》,玻璃、水泥,可变尺寸,2018年,
图片由刘建华工作室提供

 

中国式艺术不再是西方现代性的单极化思维,而是有无相生的二元转化,是自然与技术、自然与习性、自然与概念等对立的重组与调节,体现出自然可再生性的智慧,其中有着中国艺术自生性的原理。
 

如此自然化的艺术才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国艺术的绝对贡献。
 


陈彧君,《生长》,纸本综合材料,200x220cm,2019-2020,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期间,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夏可君、策展人肖斌将邀请参展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等学者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对谈讲座,畅谈本次展览及“中国色”。 


关于学术主持



 

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法兰克福大学以及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为文学院教授。个人著作十多部,以“无用”为核心概念,出版《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无用的神学》与《无用的文学》等专著,让无用、虚化以及余让的中国范畴生成为当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评论家与策展人,夏可君倡引虚薄艺术、余象与虚托邦等概念,在国内外策划系列重要展览及讨论会超过二百多场,为当代艺术中国立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策展人



 

萧斌,艺术策划人、独立艺术顾问。作为熟知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深度参与者,坚持从整体艺术生态的角度参与学术展览、艺术家全链建构、艺术收藏规划等专业细分事务的推动。策展项目有“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上海龙美术馆 (西岸馆),2020;“云间风度:王劼音个展”,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2016年;“佚名:当代艺术展”,北京今格艺术中心,2015年;“可惜无声”,北京Tabula Rasa画廊,2018年;“之间:青年艺术展”,北京水墨当代艺术馆,2014年;“新视界”青年艺术家联展,北京798艺术中心,2013年。

 

关于艺术家



邱世华,1940年生于四川资中,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深圳。近年个展包括:“空/不空”,麦勒画廊,卢森堡、北京(2020);“境”,Galeric Karsten Greve,瑞士(2019);“scheinbar: nichts - Bildwelten von QIU SHIHUA im Dialog,Situation Kunst (für Max Imdahl)”,Museum unter Tage,德国(2018);“邱世华”,麦勒画廊,北京(2017)。近年群展包括:“Longing for Nature - Reading Landscapes in Chinese Art”,里特贝格博物馆,瑞士(2020);“Shifting,瑞士Ardez的夏季艺术之旅”,麦勒画廊,瑞士(2020);“白中白”,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20);“Lolo’s Entaglements”,De Warande,比利时(2018)。 



 

梁绍基,1945 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浙江天台。梁绍基在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研究软雕塑。三十余年来,潜心在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上进行探索,创造了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跡的内美。重要展览包括:“物质的魅力: 来自中国的材料艺术”(巡回展),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Smart 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2019-2020);“梁绍基:恍”,木木美术馆,北京(2018);“库里巴蒂当代艺术双年展”,奥斯克·尼迈耶博物馆,巴西(2017);“梁绍基:雲上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6);“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阿尔里瓦科展览馆,卡塔尔(2016);“艺术之变”,海沃德美术馆,英国(2012);第二届潘塞夫双年展(2002);第三届上海双年展(2000);第五届里昂双年展(2000);第六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1999);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等。梁绍基于2002 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09年获克劳斯亲王奖。



 

秦一峰,1961年生于青海,1962年定居上海,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工作、生活于上海。近年个展包括:“负读。读负”,白立方画廊,香港(2019);“秦一峰展”,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7);“线*场”,安卓艺术,台北(2016)。近年群展包括:“利物浦LOOK影像双年展”,英国(2019);“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17);“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白立方画廊,伦敦(2016)。作品被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荷兰Canvas基金会等收藏。



 

刘建华,1962年生于江西吉安市,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八十年代末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工作。2008年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进行创作,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的个人语言体系。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刘建华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并受邀参加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等展览。作品被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MOMA等公共机构收藏。
 


 

陈彧君,1976年生于福建莆田,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并留校任教,现工作、生活于上海。陈彧君的创作致力于展现内在自我与外部影响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独特的国际视野,是中国70后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美术馆、画廊广泛展出,重要展览有: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色列佩塔提科瓦美术馆“木兰溪-厝”,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曼谷朱拉隆功大学的“第三世界的世界”,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展”,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不合作方式2”等。其作品被美国布鲁克林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昊美术馆、法国DSL基金会等等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收藏。

 

绝对杂志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正福寺路10号允泽别院绝对传媒

电话: +86-010-52806700

Copyright © 2014-2015 Absolute,绝对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